食用未熟海鲜可能引发细菌感染或寄生虫风险,需通过催吐排毒、药物干预、补液调节、饮食调整和症状监测及时处理。
误食未熟海鲜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措施减少毒素吸收。用压舌板刺激咽喉部或饮用淡盐水200-300ml诱导呕吐,重复2-3次直至胃内容物排空。注意避免误吸,儿童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针对不同致病源需选用特定药物:细菌感染可口服诺氟沙星胶囊0.1g/次,3次/日、蒙脱石散3g/次,3次/日吸附毒素;寄生虫风险建议服用阿苯达唑片400mg单次顿服;过敏反应需立即服用氯雷他定片10mg/次。
腹泻呕吐易致电解质紊乱,每公斤体重补充口服补液盐30-50ml。自制补液可混合500ml温水+1.75g食盐+10g葡萄糖,少量多次饮用。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补液量2000-3000ml。
症状缓解后选择低渣饮食:米汤、藕粉、苹果泥等流质食物过渡,逐步添加蒸蛋羹、白粥等半流质。避免高纤维、高脂肪及乳制品,恢复期每日分5-6餐,单次进食量控制在200ml以内。
持续观察48小时体温、排便及意识状态。出现血便、持续高热>39℃、尿量减少或神经症状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保留剩余海鲜样本供实验室检测,记录进食时间及症状出现时间线。
恢复期每日饮用200ml南瓜小米粥补充B族维生素,蒸煮苹果含果胶帮助修复肠粘膜。症状完全消失前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舒缓的腹式呼吸训练5次/组,3组/日。厨房需配备食物温度计,确保海鲜中心温度达到63℃以上持续15秒,贝类需煮沸至外壳张开后再烹煮3-5分钟。定期清洁冰箱海鲜储藏区,生熟食材分案板处理。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