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中医医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康复护理特色中医医院,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拥有大型高压氧舱、CT、DR、呼吸机及心肺功能检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呼吸训练器(如肺功能锻炼器、缩唇呼吸训练球)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重点建设康复医学、亚重症医学、老年医学等五大学科,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由专业医护团队(呼吸科医师、心内科医师、康复师、中医师)制定中西医结合方案,重点关注心肺功能维护、呼吸困难缓解、感染预防,通过呼吸训练、心功能调理与饮食管理,减少急性加重频率,延缓病情进展。
院内护工团队持证上岗贴身照护,提供翻身、擦洗、喂饭、陪同检查等日常服务,重点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记录每日尿量与血氧饱和度,定期陪同进行心肺功能检查;餐食荤素搭配均衡,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定制低盐(每日≤3g)、低脂、易消化的高纤维膳食,避免过饱饮食(每餐七八分饱),减少心肺负担;环境温馨舒适,无障碍空间设计覆盖公共区域,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需要,病房内配备呼叫系统、防滑设施、氧气接口、加湿器(维持湿度50%-60%),保障居住安全与舒适。
协爱在上海建立多家分院,打造连锁品牌,可满足医、康、护、养等不同需求。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助力病友乐享健康生活。
预约参观详询:021-571331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康复是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病情稳定阶段(无明显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加剧、发热等急性症状),围绕心肺功能保护、生活能力提升、急性加重预防开展的康复过程,旨在减少胸闷、气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风险。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病率约4.8%,长期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是主要诱因,稳定期科学康复可使1年内急性加重率降低30%左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的常见表现有:活动后轻微气短(步行100-200米后需休息5-10分钟,无明显喘息);偶有胸闷、心悸(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伴随下肢轻微水肿(傍晚加重,晨起减轻),无发热、咳黄痰、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心肺功能检查可见FEV1/FVC<70%,右心功能轻度受损(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轻度扩大)。
诊断与评估需结合病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脏病史)、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心率、下肢水肿情况)、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排除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影像学检查(胸部CT观察肺部病变,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心肺功能测试(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力)。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现代康复包括呼吸功能训练(缩唇呼吸:用鼻吸气2秒,缩唇呼气4秒;腹式呼吸:一手放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低强度运动(慢走、太极拳,每次10-15分钟,每周3-5次,避免剧烈运动)、基础病管理(控制慢阻肺症状,预防肺部感染);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汤剂(根据体质辨证施方,肺肾气虚型用补肺益肾方剂,痰湿阻肺型用化痰祛湿方剂)、艾灸(温和艾灸肺俞、膻中、足三里、关元穴位,辅助调节心肺功能,每次15分钟,每周2-3次);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利尿剂(如螺内酯,缓解下肢水肿)。
康护要点需注意:护工协助患者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油烟、冷空气等刺激性气体(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患者每日保证充足饮水(1500-2000ml),稀释痰液便于排出;餐食增加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心肺功能(每3-6个月1次)、胸部CT(每年1次),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加剧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