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脱粒最简单的方法包括手工搓揉法、碾压法、拍打法、机械脱粒法、浸泡辅助法。
将晒干的小米穗放在平整硬面上,双手反复搓揉使谷粒脱落。操作时注意力度均匀,避免碎粒。适合小批量处理,脱粒后需用簸箕扬去杂质。此方法无需工具,但效率较低,适合家庭少量加工。
使用石碾或擀面杖碾压铺开的小米穗,通过压力使谷粒与穗分离。碾压前可将穗秆剪短至10厘米,铺成薄层。传统石碾脱粒率可达90%以上,现代可用橡胶辊替代,减少碎米率。操作时需多次翻动穗秆确保脱粒完全。
将小米穗装入麻袋,用木棍反复拍打袋体。选用密织棉麻袋防止穗秆刺穿,拍打力度以中等为宜。每袋装穗量不超过容积三分之二,拍打3-5分钟后倒出筛选。此法适合无专用设备的农村地区,需注意通风防尘。
采用小型电动脱粒机,通过滚筒齿钉高速旋转剥离谷粒。选择转速300-500转/分的机型,处理前调整齿钉与凹板间隙至5-8毫米。每小时可处理50-80公斤,脱净率超过95%。使用后需清洁机器防止霉变,注意检查皮带松紧度。
将小米穗浸泡清水2小时后沥干,穗秆软化更易脱粒。水温保持20-25℃,浸泡后摊开晾至表面无水珠。结合手工搓揉可提升脱粒效率30%,特别适用于干燥地区。注意阴雨天不宜采用,防止霉变。
脱粒后的小米需及时晾晒至含水量13%以下,平铺厚度不超过3厘米,每日翻动3-4次。储存建议使用陶罐或食品级塑料桶,底层放置生石灰防潮。日常食用可搭配南瓜、红枣煮粥,富含色氨酸和B族维生素。体力劳动者可增加小米摄入量至每日150克,与豆类同食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加工剩余穗秆可粉碎作饲料或堆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021-10-30
2021-10-30
2021-10-29
2021-10-29
2021-10-29
2021-10-29
2021-10-29
2021-10-29
2021-10-29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