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称其为“消渴症”,认为其根源在于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理论中,高血糖多与“脾虚”“肾亏”相关。脾主运化,若脾虚无法有效代谢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血糖易蓄积;肾主藏精,肾气不足则难以固摄体内津液,导致多尿、口渴。此外,长期情绪压力、饮食过腻也会加重“内热”,进一步扰乱气血运行。
治疗上,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例如,用黄芪、山药补脾益气,枸杞、地黄滋肾养阴;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如足三里、太溪)改善代谢功能。饮食建议“清淡养阴”,推荐苦瓜、燕麦等食材,避免辛辣油腻。
中医更强调“治未病”: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八段锦)、保持情绪平和,从源头维护脏腑平衡。高血糖不可怕,关键在“调和阴阳”,让身体找回自愈力。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