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在中医称为"哮病",认为其根源在肺脾肾三脏失调。中医治疗讲究"同病异治",需根据体质和症状差异分型调理:
1.寒性哮喘:遇冷发作,痰白清稀。常用小青龙汤温肺散寒,配合艾灸肺俞穴。
2.热性哮喘:呼吸灼热,痰黄黏稠。多用定喘汤清热化痰,可搭配梨藕汁食疗。
3.虚性哮喘:气短乏力,动则加重。常用玉屏风散补气固表,推荐黄芪炖鸡汤。
日常调理需注意:避开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忌食海鲜冷饮;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改善呼吸功能;三伏贴敷对预防冬季发作效果显著。
提醒:中医讲究个性化治疗,具体用药需经专业医师辨证,切勿自行抓药。发作严重时仍要及时就医。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