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皮炎多与“风、湿、热、虚”相关,常见两种证型:
1.湿热蕴结型
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渗出液多,伴瘙痒、口苦、舌苔黄腻。多因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油腻),或环境潮湿,导致体内湿热“勾结”,熏蒸皮肤。
调理:宜清热利湿,可用绿豆、赤小豆、荷叶煮水喝;外洗可选金银花、马齿苋煎水冷敷,忌抓挠以防感染。
2.血热风燥型
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剧烈,遇热加重,伴口干、大便干。多因长期熬夜、情绪焦虑,耗伤阴血,导致“血虚生风”,皮肤失养。
调理:需养血润燥,可食银耳、百合、桑葚;外擦温和的润肤膏(如含当归、麦冬成分),避免过度清洁。
中医强调“内外同治”:饮食忌辛辣、酒、海鲜;穿棉质衣物,保持心情舒畅。轻度皮炎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反复发作者建议辨证开方,从根源改善体质。
TAG: